一、概况
附城镇位于海丰县城南郊,属城乡结合部,是“城区镇”“市县同城化先行区”,也是海丰县城连接汕尾市区的“南大门”。总面积70.08平方公里,户籍人口6.75万人、常住人口12.9万人(七普统计数据)。下辖6个社区、14个行政村,43个居民小组、146个村民小组,经济联合社17个、经济合作社165个。基层党组织44个,党员1484名。已建成“湾区红色文化体验景观示范带”、广东省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镇。曾获广东省重点国考断面水质达标攻坚表现突出集体、广东省信访工作示范镇、汕尾市平安建设先进集体、汕尾市生态环境保护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2023年11月,我镇新山村、圆山村入选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名单;2024年4月,我镇城南社区、联北社区、联城社区、云岭山庄社区、新北村、新东村、池口村、新南村入选市“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名单。在市2023年度“百千万工程”镇(街)评星定级中,我镇被评定为“四星级”镇(街)。附城镇新山村曾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广东十大美丽乡村”“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等荣誉称号。
二、基本情况
(一)产业发展
高标准打造海迪-天虹高品质示范一条街,持续带旺天虹购物中心、温德姆酒店、市民广场为主的消费商圈;“夜市经济”拉动消费升温,后备箱集市、社区民生夜市、音乐角集市等新型消费场景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形成商贸经济发展“新高地”;因地制宜发展现代精品农业,做大做强油占米、莲藕、蔬菜、茶叶等特色产业。全镇经济稳中求进、持续向好,在2023年上半年全市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排名第一。
(二)社会民生
打造“城市管家驿站”“工会爱心驿站”,为户外劳动者提供临时休息、手机充电、无线上网、雨天借伞等多项便民服务;积极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探索推行“红色城市管家”社区治理模式,健全“四长”管理制度,构建多方共建共治共享的“1+N区域化”城市党建工作体系;全面落实城乡低保、特困供养、残疾人两项补贴工作,加强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优待工作,扩大各类社会保险覆盖面;着力解决好重点群体就业,提高城乡居民“四项收入”,促进实现共同富裕,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
(三)基础设施
国道228、省道242复线和县城二环路、三环路交汇经过,交通四通八达、方便快捷,至汕尾市区和厦深高铁站仅需20分钟车程。市民广场、丽江公园对外开放,为市民提供舒适的休闲娱乐环境,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公共充电桩建设步伐加快,覆盖公共停车场、住宅小区、商圈周边、农村等,满足群众电动车辆的出行需求。高标准高起点设计的镇中心小学、中心幼儿园招生入学,新改扩建县机关幼儿园、云岭实验学校、附城第二幼儿园等,新增一批优质学位,切实缓解家长“择校热”、学生“上学难”问题;高标准推进彭湃纪念医院新院区、黄江医院新院、东泰医院等项目建设,切实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四)文化习俗
丽江河流滋养着附城一方水土,孕育了中国致公党领袖陈其尤、医学专家柯麟、著名音乐教授陈洪等近现代名人。传统文化艺术历史悠久,境内有鹿境圣井、谢道山宝塔、菩提古迹等历史古迹,有被国家列入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麒麟舞,有“海丰八景”之一的“丽江月色”,有蔡素屏纪念馆、红色文化纪念馆、农会旧址、赤卫队队部旧址等文化展览馆,有东笏妈祖庙、高田妈祖庙等民间宗教场所,浅笏、后溪、莲吴和长合等村组建业余白字、西秦曲班,素有每逢庙会、节日举行社戏的传统。
(五)生态环境
聚焦“八大美丽”建设,高标准、高品质打造“红+绿+蓝+古”资源特色的“湾区红色文化体验景观示范带”;科学打造一批村前公园、口袋公园和街角公园等绿美生态公园,全面提升绿化覆盖率;黄江河西闸国考断面水质全面达标,水清河畅岸绿;完善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全镇已完成54个污水处理建设,有力推进了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特色村落打造、道路景观美化、农房风貌提升、美丽庭院建设,把一个个美丽乡村盆景串联成一片片风景。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海丰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