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在平东镇了解到,今年来,该镇紧扣粮食安全这一主线,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结合土地“非农化”、耕地“非粮化”两大整治行动,盘活耕地存量,引进大豆种植企业实施“百千万工程”,促进乡村振兴发展。
当天,平东镇与广东万亩田园农业有限公司项目签约投资框架协议暨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广东分中心繁育基地落成,标志着该镇向“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致力于打造农业发展新高地”目标迈进。
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广东分中心主任 教授 年海:
平东镇气候条件特别适合大豆新品种的选育和繁育,这里可以作为重要的育种基地,也可以说这里可以做成育繁推一体化的基地。
记者 孙会峰:
抓好“三六九” 奋战“百千万”,记者带你看一线。国无农不稳,民无粮不安,粮食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九月的大田里,农作物尽情沐浴阳光,争相迈向成熟期。在平东镇双墩村大豆种植基地,清一色的大豆,一片蓬勃碧绿,颗粒饱满的豆荚爬满了大豆枝干,一派喜人“丰”景。
大豆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豆类食品,具有较高的蛋白质含量,是日常饮食中不可多得的优质食品。平东镇借助土壤肥沃、气候佳等自然优势,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引进广东万亩田园农业有限公司大豆种植企业,以“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营运模式,辐射带动平东种植业发展。
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广东分中心主任 教授 年海:
我们中心在这里进行品种繁育和选育的同时,也为当地农业发展进行一些新的模式引进和试验,大豆作为一级作物,充分利用汕尾地区夏季高温多雨的条件下,大豆对高温多雨的耐性比较好,生育期又短,种植大豆既可以肥土,又可以获得稳定的收入。
目前,广东万亩田园农业有限公司在双墩村流转土地1200亩,引进华南农业大学的优质大豆系列和平东本地大豆共计12个品种推广试种,为平东扩宽传统农业种植和发展新型产业起好头、奠基础、强主体。带动周边及海丰东部三镇万余家田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豆,完善豆制品深加工产业链,提升产品价值和拓展销售路径的同时,提供700人以上的就业岗位,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记者 孙会峰: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豆的结荚率还是挺高的,豆荚的饱满程度也不错,大豆的生长情况怎么样,我们问下万亩田园的负责人。
广东万亩田园农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陈晓旭:
现在繁育基地种植的大豆有500亩,今年是计划种满1200亩的流转土地。这些大豆是7月份种的,还有30天左右就可以收成了。
近年来,平东镇大力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用规范化、标准化的方式,科学调优种植结构、科学推进田间管理,实现土地合理轮作,大幅度提升土地产能,为大豆种植创造出广阔的前景。如今,让小小的大豆摇身一变,成为村民眼里增收致富的“黄金豆”,真正实现“点豆成金”。
广东万亩田园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蔡长勇:
大豆的种植周期是100天左右,我们也引进这部大豆播种机,每天播种量有80到100亩左右,可以测定好株距跟行距。华夏系列的大豆亩产预计400到450斤左右。
双墩村大豆种植产业只是平东镇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平东镇高度重视农业发展,坚持党建引领,按照规模化、特色化发展思路,构建“合作社+农户”模式,实施“百千万工程”,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海丰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