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珠三角地区与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对口帮扶协作工作实施方案(2023-2025年)》的工作部署,充分发挥深圳、汕尾两市的比较优势,探索创新互利共赢的区域合作模式,推动深圳—汕尾产业转移合作园区的高质量发展,海丰县发展和改革局组织编制了《深圳市-汕尾市产业转移合作园(天星湖片区)产业规划及政策设计》,该规划于7月29日经专家评审会审议通过,现将《深圳市-汕尾市产业转移合作园(天星湖片区)产业规划及政策设计》(草案)进行公示,公开征求意见。
公示时间:2024年8月22日-2024年9月21日。
有效反馈时间:公示期内。
意见反馈方式:
(1)发送电子邮件到:hffgj@163.com。
(2)书面意见可邮寄至: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海城镇云峰路128号(海丰县发展和改革局区域经济和对外开放股)。
咨询电话:0660-6680809
海丰县发展和改革局
2024年8月22日
规划成果介绍
一、规划背景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推动产业有序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有关工作部署,高质量共建深圳市-汕尾市产业转移合作园区,海丰县发展和改革局组织编制了《深圳市-汕尾市产业转移合作园(天星湖片区)产业规划及政策设计》,作为指导深圳市-汕尾市产业转移合作园(天星湖片区)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行动纲领,以及开展重点产业落地、招商引资等工作的依据和指导。
二、规划范围及期限
本规划范围为深圳市—汕尾市产业转移合作园(天星湖片区)33.23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面积约7.61平方公里,规划期为2024-2035年。
三、规划目标
近期目标:到2027年,合作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初步完善,企业服务中心基本建成,营商环境建设初具成效,中小企业加速集聚,物流运输体系基本成熟,与深汕特别合作区产业链有效对接,实现总产值35亿元。
中期目标:到2030年,园区承接产业转移功能进一步提升,与深汕特别合作区产业链充分衔接,优质企业加速集聚,高标准落地一批重点项目,营商环境建设对标国内一流,实现总产值70亿元。
远期目标:到2035年,园区各功能区成熟运转,全面形成技术创新引领、产学研协同发展、共建共享格局,建成国内领先的产、城、人、生态全面融合的现代化产业园,实现总产值120亿元以上。
四、发展定位
积极把握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对口合作、推动产业有序转移、对口帮扶协作机遇,助力合作园区形成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前沿技术开发示范区、产城融合生态集聚区、区域协调发展示范区,总体打造支撑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外溢发展示范承载地。
五、产业体系
规划形成新能源汽车、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轻奢珠宝、现代农业等五大产业体系。
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集群,重点发展汽车电子零配件、电控系统、电机系统、动力电池、智能座舱、高端数控装备、充电机器人等新能源汽车上下游配套产业研发生产制造,以及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电镀环节。
新材料产业集群,重点布局锂电池正负极材料、新型显示材料、碳纤维、轻质合金、高性能工程塑料等新材料研发生产制造,形成产业特色鲜明的前沿新材料产业集群。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布局面板、模组等超高清视频显示产业链关键环节,推动形成产业链上下游联动发展格局。
轻奢珠宝产业集群,着力打造优质、高端珠宝品牌,推动珠宝产品出口等产业创新发展路径。
现代农业产业,鼓励打造采摘园、农业科技科普园等特色园区,开发生态农庄等农业新兴业态打造生产生活生态融合的休闲农业观光区。
六、空间布局
图1产业空间布局图
规划“一核四区”协同发展的产业空间功能布局。
一核:先行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配套启动核,在横一路以北、横二路以南产业空间构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配套电镀集聚区。
四区:布局建设集首饰加工、交易、外贸出口等一体的轻奢珠宝核心集聚区。在园区两翼部分布局建设两个主题产业集聚区,即新材料产业集聚区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聚区。以大液河生态风光带为依托,布局休闲农业观光区。
七、合作机制
建立“两市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园区管委会—平台公司”三级管理架构,构建职责协同的分工体系为合作园区长期健康发展提供制度性保障,两市共同开展园区配套设施及反向飞地合作。
八、发展策略
重点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产业融合发展、政企合作平台建设、优质营商环境建设四大主要任务,围绕园区重点产业、配套基础设施、配套支持政策等需求,开展“5+2”七大重点工程建设(即新能源汽车延链补链工程、新一代信息技术拓展工程、新材料技术攻关工程、轻奢珠宝品牌化发展工程、休闲农业观光区打造工程5大产业发展工程,以及交通基础设施完善工程、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工程2大配套工程),并从组织建设、资金、基础设施、政策、人才、招商引资等领域予以保障。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海丰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